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
[宋代]:苏辙
宿雪虽盈尺,不救春夏旱。
吁嗟遍野天不闻,歌舞通宵龙一战。
旋开云雾布旌旗,复遣雷霆助舒卷。
雨声一夜洗尘埃,流入沟河朝不见。
但见青青黍与禾,老农起舞行人歌。
污邪满车尚可许,供输到骨期无它。
水行天地有常数,岁岁出入均无颇。
半年分已厌枯槁,及秋更恐忧滂沱。
谁能且共蛟龙语,时布甘泽无庸多。
宿雪雖盈尺,不救春夏旱。
籲嗟遍野天不聞,歌舞通宵龍一戰。
旋開雲霧布旌旗,複遣雷霆助舒卷。
雨聲一夜洗塵埃,流入溝河朝不見。
但見青青黍與禾,老農起舞行人歌。
污邪滿車尚可許,供輸到骨期無它。
水行天地有常數,歲歲出入均無頗。
半年分已厭枯槁,及秋更恐憂滂沱。
誰能且共蛟龍語,時布甘澤無庸多。
唐代·苏辙的简介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...〔
► 苏辙的诗(1499篇) 〕
元代:
周权
寒侵竹屋瓦灯青,独据枯梧兴似僧。落月推窗看残雪,梅花半树一溪冰。
寒侵竹屋瓦燈青,獨據枯梧興似僧。落月推窗看殘雪,梅花半樹一溪冰。
宋代:
释师观
唇上碧斑宾豹博,舌头当的帝都丁。
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。
唇上碧斑賓豹博,舌頭當的帝都丁。
頻呼小玉元無事,隻要檀郎認得聲。
宋代:
杨炎正
露珠点点欲团霜。分冷与纱窗。锦书不到肠断,烟水隔茫茫。
征燕尽,塞鸿翔。睇风樯。阑干曲处,又是一番,倚尽斜阳。
露珠點點欲團霜。分冷與紗窗。錦書不到腸斷,煙水隔茫茫。
征燕盡,塞鴻翔。睇風樯。闌幹曲處,又是一番,倚盡斜陽。
:
王九思
秋风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转哀。贝锦有言䜛巷伯,黄金无梦到燕台。
土阶步月青藜杖,草阁看花浊酒杯。垂老光阴吾愿足,补天自有出群才。
秋風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轉哀。貝錦有言䜛巷伯,黃金無夢到燕台。
土階步月青藜杖,草閣看花濁酒杯。垂老光陰吾願足,補天自有出群才。
唐代:
李涉
能使时平四十春,开元圣主得贤臣。
当时姚宋并燕许,尽是骊山从驾人。
能使時平四十春,開元聖主得賢臣。
當時姚宋并燕許,盡是骊山從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