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颂善祷的成语故事


善颂善祷

拼音shàn sòng shàn dǎo

基本解释关于颂扬,关于祝祷。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。
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北面再拜稽首。君子谓之善颂善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善颂善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善颂善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《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》:“锢蔽见闻,淆混是非。”
斗鸡走狗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病免居家,与闾里浮沉,相随行,斗鸡走狗。”
心灰意懒 元 乔吉《玉交枝 闲适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懒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
出师无名 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存而不议 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